若想创造出一个“合成生命”,必须解决两大难题。一个难题是宿主细胞中的限制性内切酶会摧毁被移植的基因组;另一个难题是生命对合成基因组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甲基化”和高精度“桑格测序法”,让两大难题迎刃而解。培养皿中的“蓝色菌落”宣告了第一个人造细胞的诞生!正是因为这一成果,人们称文特尔为“人造生命”之父。
若想创造出一个“合成生命”,必须解决两大难题。一个难题是宿主细胞中的限制性内切酶会摧毁被移植的基因组;另一个难题是生命对合成基因组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甲基化”和高精度“桑格测序法”,让两大难题迎刃而解。培养皿中的“蓝色菌落”宣告了第一个人造细胞的诞生!正是因为这一成果,人们称文特尔为“人造生命”之父。
在丝状支原体细胞中,DNA是进行过专门的甲基化处理的(即用一种称为甲基原子团的分子标记进行了“装饰”),所用的这些源自甲醇的基团每一个都由一个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CH3)。
抗性菌株使用范围很广泛的多种蛋白质来中和抗生素的作用。四环素和链霉素等抗生素把自己绑定到核糖体的特定区域以破坏蛋白质的合成,但是微生物已经演化成功的一种抗药性的方式恰恰就是,制造出它们无法绑定药物的核糖体。有些微生物已经演化出了“外排泵”(efflaXpump),这是一种蛋白质,它能够在抗生素发挥作用之前把它驱除出去。一些耐药性菌株把自己隐藏在防渗透细胞膜中。其他微生物甚至能够“吃”掉抗生素。对付抗生素的机制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已经可以称为“抗性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