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多是短暫間奏,世界再次回歸衝突的時代,這是政治的常態。這位現實主義理論大師聲稱,在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每一次交戰中,幾乎都是民族主義獲勝。他甚至提出了哲學論證:自由主義失敗的緣由在於其個體主義的哲學基礎,但這是錯誤的哲學,因為人類「天生就是社群動物」(他邀請了亞里士多德來點讚),必定依賴於共同體而生活。
至多是短暫間奏,世界再次回歸衝突的時代,這是政治的常態。這位現實主義理論大師聲稱,在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每一次交戰中,幾乎都是民族主義獲勝。他甚至提出了哲學論證:自由主義失敗的緣由在於其個體主義的哲學基礎,但這是錯誤的哲學,因為人類「天生就是社群動物」(他邀請了亞里士多德來點讚),必定依賴於共同體而生活。
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不會同意。他相信冷戰之後的自由國際秩序只是「大幻覺」(The Great Delusion),至多是短暫間奏,世界再次回歸衝突的時代,這是政治的常態。這位現實主義理論大師聲稱,在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每一次交戰中,幾乎都是民族主義獲勝。他甚至提出了哲學論證:自由主義失敗的緣由在於其個體主義的哲學基礎,但這是錯誤的哲學,因為人類「天生就是社群動物」(他邀請了亞里士多德來點讚),必定依賴於共同體而生活。
不斷崛起的中國並未按照西方所期望的那樣,温和地融入美國創立並主導的國際秩序,而是成為挑戰這個秩序的「修正力量」,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現在應當放棄過去温和的接觸戰略,代之以更為強硬的方式以「規制」中國,這是美國發起貿易戰的理論基礎。許多評論家認為,這是當下美國分歧嚴重的兩大政黨精英之間罕見的(甚至唯一)的共識,也是美國外交界、智庫以及學術界許多人士的共識。
皮尤(Pew)研究中心8月13日發布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對中國持負面(unfavorable)看法的比例從一年前的47%躍升為60%,而表示好感(favorable)的比例僅為26%,這兩項指標都創下了(自2005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的)歷史新記錄。
「在面臨政體分裂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公民和官員相信,規範、制度和法律可以被忽視、顛覆或取代」。
佩平斯基認為,在美國政治尚未被政體分裂耗盡的情況下,更有必要認真對待這場彈劾的憲政意義。他期望經由彈劾案的考驗與洗禮,讓分裂的公眾重新肯認共同的民主政體原則、捍衞法治和維護三權分立,最終恢復憲政秩序。否則,美國有可能陷入全面的政體分裂。在那種情況下,「不可能選舉出一位能夠『結束華盛頓的混亂局面』的總統,因為分裂的雙方都會將對方視為非法和非民主的。選民將會失去對民主本身尚存的信念。在最壞的情況下,總統及其支持者完全不對國會負責,而其反對者則徹底拒絕總統的合法性」。
明星哲學家萊維(Bernard-Henri Lévy)適時地獻上一篇頌詞(Ode),他在旁徵博引與詞不達意之間費力尋思,寫下這一象徵性事件的啟示:「燃燒中的巴黎聖母院提醒我們,我們歷史和遺產的脆弱,我們建成的事物並不牢靠,以及千年歐洲作為藝術故鄉的有限性。」至於如何面對未來,萊維引用雨果的名言作答——「時間是建築師,但人民是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