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于观察就理解某种事物的能力,是科学思想的核心。

对时间结构的改造进而影响了物体的运动,使得它们“落”向彼此。(这是广义相对论的精髓)

“时间结构的改造”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时间的延缓: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间变慢。地球是个庞然大物,会使其附近的时间变慢。这种效应在平原处更明显,在山上要弱一些,因为平原更近。这就是在海平面高度居住的人衰老得慢一些的原因。

狭义相对论发现,宇宙的时间结构就像父子关系建立的圆锥那样:它在宇宙事件之间建立起的次序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延展的现在就是一系列既非过去亦非未来的事件,它确实存在,正如有些人既不是我们的祖先也不是我们的子孙。

量子力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分立性,并且得名于此:量子即基本微粒。对一切现象而言,都存在着最小尺度。[2]在引力场中,这被称作“普朗克尺度”,而最小的时间被称为“普朗克时间”。把描述相对论、引力、量子力学现象特征的常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算出它的取值。[3]这些量共同决定了这个时间为10-44秒。这就是普朗克时间。在这一极小层面,时间的量子效应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