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假面社会里的不同事例,我们可以用犬儒来意指死活不相信、玩世不恭、尖酸刻薄、冷嘲热讽、凡事看穿、看穿但不说穿、睁着眼说瞎话、厚顏无耻装崇高、阳奉阴违、随波逐流、难得糊涂、有奶便是娘、不拒绝的理解、不反抗的清醒、不认同的接受、醒着的人装睡、假面扮相人戏不分、面具游戏久假不归、无所不为、两面三刀,等等。
针对假面社会里的不同事例,我们可以用犬儒来意指死活不相信、玩世不恭、尖酸刻薄、冷嘲热讽、凡事看穿、看穿但不说穿、睁着眼说瞎话、厚顏无耻装崇高、阳奉阴违、随波逐流、难得糊涂、有奶便是娘、不拒绝的理解、不反抗的清醒、不认同的接受、醒着的人装睡、假面扮相人戏不分、面具游戏久假不归、无所不为、两面三刀,等等。
民论坛发布社会病态报告:骂共产党、恨体制》为题报道称,调查者”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和梳理提炼,初步整理出如下13种公众反映较多的社会病态”。这13种”社会病态”包括:”(1)娱乐至死:崇尚个人享乐主义,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2)看客心态:阿Q式的冷漠、麻木与围观,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3)习惯性怀疑:社会诚信危机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从而怀疑一切;(4)审丑心理: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假恶丑盛行、越骂越红;(5)社会焦虑症:因工作、生活、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期紧张与不安;(6)信仰缺失: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7)暴戾狂躁症:粗暴野蛮、乖张残暴,易怒且好走极端甚至危害社会;(8)‘鸵鸟心态’:逃避现实,掩耳盗铃,面对压力与困难采取回避态度;(9)思考恐惧症: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对于谣言或他人观点,不假思索,附和跟风;(10)网络依赖症:对网络及移动媒介上瘾,产生依赖,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11)炫富心态:展示、炫耀财富,虚荣心作怪,自卑心理的另一种反映,炫耀是为了获得满足感;(12)初老症:未老先衰,心比实际年龄老得快,过早放弃追求,过早妥协;(13)自虐心态:骂共产党、恨体制,甚至获得体制内好处越多的人骂得越凶。”据称,综合调查数据显示,”信仰缺失””看客心态””社会焦虑症””习惯性怀疑””炫富心态””审丑心理””娱乐至死””暴戾狂躁症””网络依赖症””自虐心态”位列当今十大社会病态。
,这些病态中至少有八九种都是犬儒主义的典型表现:(1)娱乐至死(没有目标或信仰,得过且过);(2)看客心态(看穿、冷漠、围观,管了也没用,不如不管);(3)习惯性怀疑(上至政府,下至朋友,对谁都不信任,都不相信);(4)审丑心理(在一个是非不分的环境里,美丑、善恶、真假也无法辨别,何必要坚持真、善、美);(8)”鸵鸟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被宣传的现实反正是假的,不如”躲进小楼成一统”);(9)思考恐惧症(多思多惹事,有的是前车之鉴,你要我怎么说,我就怎么说,这才是安身保命之道);(11)炫富心态(看穿一些道德、理想、未来展望的虚妄,只有钱才是实在的,才是世人认可的唯一价值);(12)初老症(没有前途、没有未来、没有追求,过一天算一天,坐吃等死);(13)自虐心态(这个说法并不确实,因为一般人既非共产党又非体制,不是”自虐”,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说法,明白人说糊涂话,既不诚实,也不真实,它本身就是犬儒主义的)。
对犬儒的现代定义是有代表性的:一、挑刺、嘲笑、讽刺;二、不相信或装着不相信普通人接受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类行为真诚的善良动机,把自私自利认作唯一可能的动机;轻蔑、鄙视、嘲讽的怀疑和不相信。
苏联时代的笑话是普通犬儒文化的一部分,它包含着对现实的种种不满,但是”它并不揭露官方权力,所以人们对这个权力还是无所知、无所思⋯⋯这些笑话同时揭露了人们行为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清楚意识形态是谎言,一方面却又在假装相信这个谎言。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世界里,确实有不少知识分子、教授、专家在说假话,用所谓的”学术”来取悦和投靠权力和当权者,谋取私利。他们以貌似高深、渊博、精致的理论包装普通人用常识就能看穿的慌言,有的甚至还相当”富有创意”,善于”理论更新”,或有”理论建树”。
在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一切,权力可以操控一切的社会里,不存在所谓的”独立学术”,尤其不存在独立的人文学术。一些知识分子因为不得已而做”纯学问”,是一种憋屈的学术”自宫”。
权力的咸胁与利诱造就体制性的”学术义儒”,它往往是一种在清醒状态下的装傻——一面自嘲,一面配合体制,积极自我审査;一面咒骂,一面迎合体制的无理要求;一面鄙视不懂学术的顶头上司,一面顺从他们的领导权威;一面嘲笑,一面参与为官员授予各种真的假学位和假头衔。
人类经历了20世纪极权统治对人性和人心的摧残,也见证了这种统治下大规模的良心作恶,不得不把思考转向形成和左右良心行为的制度因素,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情境作恶”研究便是这一思考的成果。它的代表便是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对权威的服从”实验和菲利普·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人的”心理原理”是指一些可以成为作恶内因的基本心理特征。心理学实验和实例研究已经清楚地揭示了人的随众、顺从、劝说、失调、抗拒、罪感、恐惧、仿效、认同等可能被利用于作恶的心理因素。但是,在历史上,这些一直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因素,仅仅用它们并不能充分解释在历史特定时刻,发生在特定政治、社会环境中的大规模作恶现象。事实上,特定制度下的”外界因素”可以成为人作恶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能极大地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一般不作恶的人也加入作恶。”文革”的时候,原北师大女附中一些平时文文静静的女中学生就是这样打死了她们的校长卞仲耘。
2014年9月24日《旧金山纪事报》刊登了一篇合众国际社的报道《学生停课抗议学区委员会》(“Students Walk out to Protest School Board”)。据报道,23日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郊区一些学校的几百名学生走出课堂,抗议学区委员会的一项历史教学方案。该方案提出,历史教育要强调爱国主义、公民服从和尊重权威。但是,学生们认为此方案意在贬低公民不服从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以”走出教室”这种公民不服从的方式来表示抗议。一些教师以”请病假”的方式对学生表示支持,结果有两所高中不得不因此全校停课。
政治哲学家阿伦特强调,表达”想法”是要求在公共领域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就是向他人展示自己,公开地让他人能够看到和听到自己。
2014年11月,一篇《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文章引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遭遇以及何种”历史必然性”的关注。这个时候阅读陈徒手的《故国人民有所思》和杨奎松的《忍不住的”关怀”》便对我们更有温故而知今的意义。
人们一般把知识分子的驯化归咎于极权统治强加的政治压力,为了统治的稳定,新的政权需要对”旧知识分子”进行改造,强迫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思想上认同已经改朝换代的新统治者。政治压迫确实是一个促成的因素,但解释像整个知识分子群体集体自虐和沉沦这样的重大的变化,决不能忽略他们思想的内在因素。
阿伦特在1963年7月24日给友人卡斯贝尔(Gerhard Casper)的信里写道:”人们经常发现,洗脑欺骗最肯定的长期后果就是造成犬儒主义——绝对不相信任何事情可能是真的,哪怕是确有实据的真实,也照样不相信。换言之,完全用谎言来代替事实真相的结果不是人们会把谎言当作真实,或者真实会被当作为谎言,而是我们赖以在真实世界里存在的知觉会被完全摧毁。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具备基本知觉,其中就有对真和假的识别。”
阿伦特认为,社会中的多数人集体投向犬儒主义,是因为政治权力长期用谎言来代替真实,大规模地对群众进行洗脑并欺骗他们。这是20世纪才有的统治方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斯大林统治时期否认托洛茨基曾对俄罗斯革命有过任何贡献。阿伦特称此为”极权谎言”,它要编造的是一种完全虚假的,因此彻底颠覆真伪区别的”真实”。